2025-05-06 00:33|白歌|分类待定|热度 0
大家好,我是白歌,碎片信息研报的作者。
首先感谢一直以来关注我的读者,不知不觉研报已经三年了,目前累计发布了111期,其实在这三年的过程中,我多次犹豫要不要继续这件事。
最早,我对研报这种内容形式做过一次复盘,原文:
https://vl3gmknuk9.feishu.cn/wiki/wikcnQ06SgfRE248SOGNjm33DFe
复盘简要:
优点:磨合信息收集能力,拓宽视野,为系统性知识体系打基础。分享研报可以帮到他人。
缺点:制作成本高,平台传播限制,有阅读门槛,没有影响力。
行动:继续坚持更新,降低制作发布成本,提高效率。
当时的我处于新阶段,需要开拓视野,沉淀更多的认知,碎片信息整合是一种不错的方式,于是,做研报虽然付出和回报不成正比,但依然坚持了下来。
而这三年来,随着学习和成长,我对碎片信息的认识更深刻,我们每天接受海量的信息,在大公司眼里,我们的注意力就是他们的商业资源,也就流量,比如CPM最直观。而我们自己眼里,刷各平台的内容更多是缓解焦虑,或者娱乐。
随着做研报时间越来越久,我发现研报对我个人的价值逐渐在降低,我每天看大量的信息源,然后筛选,最终对我有用的其实不多,如果是我个人,我只关注个别几个信息源就足够了,都不用拿出去分享,但现在的情况是,我觉得有价值,但对我价值不大的,我也会放到研报,报着说不定对读者有用的想法放了进去。
但如果以服务他人的的角度来看,根据已有的数据反馈,还有评论反馈等,研报在公域的价值其实并不大,因为大部分普通人并不会挖掘信息的价值为自己所用,他们更多是需要非常小白或科普性质的内容。研报对他们来说更像是一种食材,而不是加工成成品的饭菜。毕竟我出于运营成本原因,内容上并不多去介绍那些内容怎么用,以及我的一些判断。
而能看懂的,会用的,一定程度也算同行,这些对他们的价值其实也不大,因为我只提供了一条线索,他们有更多的信息源,大部分拿了线索,立马离开,一句评论和赞同都不会留。当然,我并不是说白嫖党薄情,而是这充分的说明了研报的价值,是让对方连一句评论都不愿多说。
我当然知道以上这些观点比较尖锐,甚至在一定角度上否定了我过往的一些成果和付出。但这就是复盘带来最真实的反馈,而不是继续沉迷在,我坚持做了几年的研报,发了多少期这种自我感动里。
基于此,研报可能会迎来重大的调整,我目前思考有两个方向
1.研报做商业化测试,验证研报的价值,根据结果决定是否继续。
2.研报改为内部资料,或者说定位食材,为后续其他现成的饭菜做基础。
当然,目前我也在犹豫,所以,我决定把研报的复盘也发出去,看看大家的看法,之后再做调整。
最后,我是白歌,欢迎留下你们的看法。
评论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