# 新博客网站搭建完成,聊聊过程,还有对博客的思考

2025-04-21 21:35|白歌|分类待定|热度 0

各位好,我是白歌。

在今年年初的时候,运行了3年的服务器到期,我把博客下线,之后基于公众号来发布内容,最近一个月,自己写了一个静态的博客,用来做个人网站。

其实原计划,是不打算重建博客的,在内容上,以往博客的数据最高阅读的文章也就 1.7W,大部分阅读量在几千几百徘徊,这个数据说明,之前的内容并没有那么重要。技术层面,现有的博客框架太臃肿,用起来不太顺手,在看了很多别人的博客后,发现博客的核心就是一个文章目录和文章,于是决定自己写一个,到现在已经基本完成。

不同于以往那些臃肿的框架,我自己开发的博客系统,非常轻量化,可以依托多个免费的网页托管平台,可以长久的保证网站存活,不存在服务器到期,没有后端数据库无法用的情况。功能上更加模块化,如果想添加什么功能,可以自己去扩展。总之,一句话,我对自己的网站控制性更强,使用上更自由。

目前已经完成了博客主页,文章目录,RSS订阅,文章页,评论区,数据统计等功能,简单聊聊这些板块的变化:

主页

先说主页主题样式,现在安装博客选主题,其实本质上看主页是否符合自己的喜好,主页颜值一定程度影响博主的形象,在自己手搓博客之前,我选过很多主题,但好看的主题使用了太多的依赖导致博客很卡,而且特别臃肿,特别是hexo,目录里一堆模块依赖。

其他的比如hugo,虽然速度很快,但页面设计感还是差一些,但回归本质,博客主页其实主要介绍这个人的基本信息,也就是说,头像和文章目录,抓住这两个重点,参考了一些高颜值的博客,我就自己手搓了一个主页,也是尽量一个HTML就实现,但因为主页展示的内容要动态更新,HTML自己的数据绑定太差,所以不得以用了VUE,但总得来说就一两个文件,不算太臃肿。(搞技术的总有想要炫技的冲动,导致用了一堆看似高大上,其实不必要的东西,搞得很臃肿。我以前就经常下意识的这么搞)

博客地址:
https://blog.baigebg.com/

主页目录

目录内容方面,现在的博客主页不同于其他博客只能放自己的页面,它可以直接调用第三方平台的文章链接,比如公众号的文章,比如B站视频,小红书等等,内容展示非常综合化。同时,我在作者一栏里也特意标明了使用了那个平台的页面。非常自由,而且动态展示内容。

RSS订阅

然后是RSS订阅,目前RSS地址是基于GitHub的仓库,不同于自己域名因为服务器的原因经常变动,GitHub的RSS地址会让内容更稳定,降低丢失订阅的概率。我也不会随意的变动RSS地址,RSS是由定时脚本生成的,目前是基于公众号的内容合集,之后可能会更换到网站博客的网页地址,对订阅者来说影响不大。而对我来说,这样做内容可以更独立自由一些。不过总得来说,目前RSS主要还是极客玩家用的多,不太适合普通人,读者反馈需求不大的话,这方面不会投入太多。(比如RSS全文暂时不考虑)

新的RSS订阅地址(支持国内直接订阅):
https://blog.baigebg.com/feed.xml

旧RSS地址(建议更换新地址)
https://raw.githubusercontent.com/Psinary/liuli_backup/refs/heads/main/Baige_Blog_Rss2.xml

文章页

文章页这块,其实本质上就是一个网页模板,然后有markdown渲染成完整的网页,我在构建网页的时候,就尽量避免使用外部依赖,包括把图片内嵌到网页代码里。实现了一个HTML网页文件就是一篇文章,就像对普通人来说,一个word文件就是一个文档。不会出现图床挂了,图片无法访问的事情。而且后期迁移网站可以直接打包HTML,不用处理繁琐的图床链接问题。

评论区

之前几年我的博客评论区基本没有留言,要么就是被脚本刷广告,而且评论区需要存储用户的数据,原则上刚需服务器后端。成本较高,好在现在静态博客的流行,有了很多第三方基于云函数和免费数据库的开源评论系统。

最早我想用giscus这个基于GitHub的评论系统,它的优点是成本低,接入方便,但对读者来说,想要留言必须有GitHub的账号,而且还得有避免被屏蔽的能力,这对普通人来说门槛明显高于有个邮箱账号。毕竟以前找工作,或者学校图书馆发资料都有邮箱的使用经验。而且,根据我的观察,使用邮箱评论系统的博客,明显评论留言更多一些。

于是,经过了一天的折腾,选择了Twikoo这个可以不用服务器后端的评论系统,成功接入文章页,并简单修改了一下样式,最终低成本实现了一个好看的评论功能。毕竟对于没有租云服务期,想要实现好看能用,普通人也能用的评论系统,还是挺麻烦的。

数据统计

然后说说数据统计这块,像我们用第三方的平台,都知道文章阅读了多少,从而知道流量,但我这几年折腾博客下来,发现大部分玩博客的在这方面都不是很在意,最多随意接个网站统计就行了,比如百度,谷歌统计,或者用个开源的 umami 。这可能因为流量不大用不上数据分析和统计。

(对于刚做博客新人,没有人访问的话,你可以加个功能,比如当有人访问你的博客,就给你发通知,想想就刺激。)

我之前的博客用基于后端的数据统计,三年下来,光数据统计的数据都膨胀到接近500MB,网站的大部分访问都是爬虫,还有些企图爆破登录的脚本,正常人反而不多。之前提到,那些文章的访问量里,估计有一半可能都是爬虫贡献的,由此可以个人网站的网络访问环境了。

而第三方的那些网站统计,有的数据保存的时间短,有的数据被处理过细节不够,有的数据导出困难,而且统计分析页面逻辑混乱,也没法自定义去拿数据分析。所以,这块我自己也重新弄了一下,保证自己拿到的数据方便后续分析,同时扩展性比较强。

博客内容性质思考

其实我最早想把旧博客的内容导入到新博客,并把原来的文章链接重定向过来,同时把SEO弄一下,让网站有点流量,为此我把以前博客数据里的数据提取了出来。但我看了一下阅读量,还有内容后,我发现那些内容大部分都过时了,那些文章提到的工具和方法,放到现在的环境,有些太落后了。

当然折腾起来也麻烦,什么图床链接,格式转换,而且当时第一次做网站,对后期迁移没有做设计。同时根据数据反馈,内容确实没那么重要,所以打算搁置。

另外,因为现在的网站托管到免费的平台,流量带宽其实有限,如果引入SEO,大量的爬虫会消耗访问额度,目前国内的搜索引擎实在不怎么好用,人们搜索更倾向用各种APP,而且我的内容也不是以网站建设,和技术分享为主,所以,SEO暂时也不打算去做。

根据目前博客的特性,更适合去做一些平台不适合的事情,比如,独家内容,商业化测试,产品说明,私域辅助等。而做这些,自由度和扩展性方面非常重要,更多需要需求驱动。

我目前做的这些博客开发,或许能为那些后续内容提供一个基础的土壤。(当然,也可能什么用都没有。)但至少,有了一个自己长期存在的独立内容平台,就像做了一件非功利性的作品一样,可能在功利为主的成年人世界里,一种非功利,低成本快速见效的满足感吧。

最后,我是白歌,对我的内容感兴趣的话,就关注订阅一下吧,有公众号和RSS。

RSS地址
https://raw.githubusercontent.com/Psinary/liulibackup/refs/heads/main/BaigeBlog_Rss2.xml
公众号:
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3l2U8x89nY8OGdfHlHBepQ

评论区